欢迎您, 登录 /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
当前位置: 首页> 正文
鲁甸生死录
来源:
发布时间:2014-08-21
地震展现山区生存图景——
鲁甸生死录
救援人员在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转移一名受伤儿童(8月5日摄)。 新华社发

半个多月前发生的那场地震,让人们走近了滇东北这片脆弱的自然灾害频发带,也向人们展现了中国西南部山区的生存图景——那些生死与坚韧,贫穷与挣扎,毁灭与重生,以及那群生于山、死于山、困于山、立于山的人。

死而庄严

震后第三天,在外打工的张元山第一次回到甘家寨时,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这个自然村,遭遇的不是倒房、地裂,而是更为彻底的摧毁:半面大山垮下来,埋掉了32户的55人。

在这个大约1500万方的土石堆上,甘家寨20多名青壮年与解放军、武警部队官兵和民间组织蓝天救援队一起,搜寻亲人。

他们顶着余震、烈日、暴雨挖了三天,找到10具遗体后再无进展。土石最浅处20米,深处上百米。

每次余震一来,大家赶紧跑,之后回来接着挖。即便这样,仍有村民被砸伤。

5日,龙头山镇八宝村青年陈绍虹在一条填满巨石的山沟找到了父亲,老人就躺在花椒树下,安详得像是睡着了。

官兵们砍来竹子做成担架,用被子裹好遗体,4个人抬在肩上,在塌方、裂缝之间左躲右闪地寻找通道。

最险一段,要过一条洪水暴涨的深沟。只有一根电线横穿两岸,电线杆歪向一边。官兵们用铁丝做成简易滑轮,两人先溜过去,再将绑着遗体的绳子穿过滑轮,顺着电线一点一点拉到对岸。

往日45分钟的路竟走了一天半。

鲁甸地震造成617人死亡、112人失踪。追寻他们的人生故事,重走他们最后一次经过的山路,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山高水长的庄严。

向死而生

熊正芬困在废墟下两米深处,被发现时已是震后44小时。

搜救现场一片紧张:88岁的老太太,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,挺得住吗?

通道逐渐打开,搜救官兵喊:“敲出一点声音来,我们好知道您的位置!”哪知,老人用鲁甸方言一板一眼地纠正:“那不念‘敲’,念‘拷’!”

如此淡定,让这位八宝村萝卜地社的老人成为被埋最久的获救者之一。

正是漫长而艰难的山村生活磨砺出这样惊人的生命力。

不止头一次死里逃生的还有蔡关华。

“1997年5月8日,农历四月初二。”他张口就能准确说出上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。那晚,一场暴雨过后,泥石流爆发,卡车一样大的巨石奔腾而下。从开始下雨到冲掉他的家,只有13分钟。

第二天挖出遗体时,妻子仍然保持着双臂护住女儿的姿势。

而这次地震,又把他的新家变成一片瓦砾。拄起拐杖,受伤的蔡关华出院了,被儿子搀扶着回家。

在这个自然条件复杂的地方,千百年来,一代代山里人就这样向死而生,生生不息。除了坚韧,他们别无选择。

劫后重生

这次遇难的多为老人和孩子,本来就“空巢”遍布的山村更显空寂。多少年来,父辈们离乡打工,少年们跋涉在山高谷深的求学路上,期望考出大山,改变命运。

走出大山的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人还要在这片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上继续活下去。

鲁甸县委县政府找到了一条出路——花椒。尽管地震摧毁了大片刚进入盛果期的花椒林,但人们确信,花椒是鲁甸的希望:“只要坚持抓上十年,鲁甸就能富起来。”

震后几天,重建已开始设计论证。在付出了深重代价的鲁甸,人们正在寻找答案。

地震三天后,鲁甸县人民医院产房内,来自李家山村的两个宝宝同一天出生。在持续的余震中,新生儿的啼哭,仿佛为这片遭受劫难的土地唱响着生命的希望……

(据新华社云南鲁甸8月20日电)

Baidu
map